圣彼得堡大学哲学澳门24小时教授耶夫兰皮耶夫做客澳门24小时林中路讲坛

时间:2021-10-20作者:文章来源:5524澳门24小时浏览:518


1019日,由澳门24小时主办的林中路讲坛第22讲如期开讲,本期讲坛邀请到的是圣彼得堡大学哲学澳门24小时耶夫兰皮耶夫(Евлампиев И.И.)教授。作为当今俄罗斯知名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研究专家,耶夫兰皮耶夫教授讲座的主题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地下室手记》中非古典的意识哲学”Неклассическая философия сознания в повести Ф.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Записки из подполья»本次讲座仍然通过ZOOM会议与B站线上同步直播的形式进行,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的师生700余人共同收看了本次讲座直播,是林中路讲坛开办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今年正值俄罗斯著名小说家陀斯妥耶夫斯基(1821-1881)诞辰200周年,此次讲座亦为纪念性学术活动。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澳门24小时的张百春教授担任全程线上翻译,澳门24小时杜宇鹏副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耶夫兰皮耶夫教授首先肯定了小说《地下室手记》作为陀斯妥耶夫斯基“唯一的哲学作品”的重要地位,在小说里集中展现了“也下室人”的本质,这一本质并非理性的普遍单一本质,而体现为非理性的个别的二律背反式的双重性本质。小说中地下室人所展现出来的自我意识与古典哲学中对人的意识的刻画是矛盾的。从笛卡尔开始,人的意识成为独立自存的实体,以理性为根基,以科学方法为工具,通过怀疑、推理以及建构普遍的规律和准则使人们遵从所谓普遍必然性。但地下室人却一反常规,他寻求的是作为个性存在的人,打破所谓普遍规律对人性的束缚,坚持寻求在意识冲突碰撞过程中不可预测的欲望,于是,任性、幻想、个性、非理性、反本质、虚无、绝望等便成为地下室人特有的标签。地下室人的行动没有目的,甚至不去行动,不去渴望,他的人格看似割裂,却活在“真正的生活”中,而不是平常人所处的“一般生活”中。



在讲座中,耶夫兰皮耶夫教授深刻揭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眼中那些作为大众的普通人所遵循的道德理性源于西方的基督教中神的训诫以及康德哲学中对道德法则服从的绝对义务。上述两方面都是外部强加于人的,而小说中的地下室人反对外部强加的道德,反抗现实,将自己塑造成一种“反主人公”形象,这并非会远离真正的生活,这才是活生生的生活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直到今天,西方世界经历了战争、极权、分裂等一系列危机,我们需要做出反思。耶夫兰皮耶夫教授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由陀斯妥耶夫斯基所确立的地下室人太少了,缺少对各种危机的体认和应对之策,人成了机器,丧失了本真的自由,同样,人也失去了个性的内在的自我意识。所以,陀斯妥耶夫斯基这部小说的现实意义和哲学价值也是非常明显的,人们对小说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挖掘仍显不足。



讲座过后,耶夫兰皮耶夫教授细致认真地回答了与会学者提出的诸多问题,整个讲座持续了3小时20分钟,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学术盛宴。耶夫兰皮耶夫教授以哲学视角解读俄罗斯文学作品,将“非古典哲学”概念引入对传统西方哲学进行批判的视野中考查,同时揭示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地下室手记》对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等方面非常值得国内俄罗斯哲学与文学研究者继续深入发掘。



5524澳门24小时线路官网-首页welcome!

HTML地图|XML地图|TXT地图